融資租賃破解節能服務企業商業模式困局
2015-01-07 10:18:05 來源: 評論:0 點擊:
技術節能與管理節能并重,將成為節能產業發展的主流
自2010年國務院發布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之后,節能環保產業被提到一個新的戰略性高度。節能產業作為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國家戰略轉型的緊迫性將使其“不得不”迅速發展以滿足國家節能減排的需要。就“節能”而言,工業、建筑業、交通運輸業并列為中國三大高能耗行業,而工業企業能源消費占全國能源消費的70%,由于工業作為第二產業占中國GDP比重達40%以上,并承擔著國家經濟結構調整的重任,其節能減排難度大、任務重。
從途徑上看,目前節能產業主要包括結構節能、管理節能和技術節能。
從過程來看,中國工業節能將經歷三個階段。
“十二五”前期,中國節能減排和“十一五”期間的實現途徑并無本質區別,將繼續以依靠技術節能為主、初級結構節能為輔的模式,但隨著產業環境的不斷改善,管理節能將后來居上,將與技術節能一同成為工業節能的主要實現途徑,并最終達到高級結構節能的長遠目標。
管理節能遭遇回款尷尬,需要迫切解決商業模式問題
由于工業節能工程設備投資大、專業性強、投資周期長,企業節能動力不足,對節能技術的推廣造成了影響。節能服務企業作為第三方機構幫助企業解決節能運營改造的技術和執行問題,從而能有效加快節能設備的流通速度,實現節能減排。目前,中國多數已上市節能設備制造公司依托自身的資金、技術、客戶資源優勢,進軍節能服務業,如臥龍電氣、智光電氣、合康變頻等。
目前節能服務一般采用合同能源管理(EMC)的方式提供相關服務。即EMC公司通過與客戶簽訂節能服務合同,為客戶提供從設計到實施再到能耗確認的整套服務,并從客戶進行節能改造后獲得的節能效益中收回投資和取得利潤的一種商業運作模式。EMC實際上是一種以減少的能源費用來支付節能項目全部成本的節能投資方式,這種方式降低了用能單位一次性投資額度。同時也能使EMC企業獲得穩定收入,實現了商業上的雙贏。
盡管節能服務業發展前景樂觀,但目前節能服務目前的處境卻較為尷尬。節能服務的大部分企業以中小規模為主,資產實力小、管理水平低、金融素質也相對比較差。在具體的節能服務交易當中,存在著客戶想用不買,廠家想賣不投,服務商想投沒錢,政府有心無力,銀行有力無心的尷尬局面。從根本上說,商業信用體系的缺失造成買賣雙方合作的信用基礎不牢,資金匱乏阻礙節能服務業突破發展。項目資金缺乏流動性,效益回收時間長,讓不少節能服務企業承擔較多機會成本。
融資租賃——破解節能項目融資困境的最佳方式
融資租賃作為一種對節能服務企業限制較少的融資方式,日益成為中國解決節能服務項目融資困境的主要手段。值得一提的是,工業發達國家節能設備80%以上采取融資租賃、效益還租。
由于融資租賃中融資與融物相結合的特點,出現問題時租賃公司可以回收、處理租賃物,因而在辦理融資時對企業資信和擔保的要求不高,所以非常適合中小企業客戶項目融資。此外,融資租賃屬于表外融資,不體現在企業財務報表的負債項目中,不影響企業的財務風險,這對需要多渠道融資的中小企業客戶而言是非常有利的。
目前,融資租賃服務于節能產業的主要有租賃公司可獨立承擔資金模式、投資公司兼租賃公司模式、投資機構提供資金模式等三種模式。
三種模式中,前兩種模式屬于簡單的融資租賃模式,而第三種模式下,擔保機構的出現使得銀行、信托等機構出資成為可能,這種模式下,出資人(銀行、信托、基金等機構)與租賃公司建立債權債務關系,并與客戶、設備供應商建立直接的支付關系,租賃公司作為標的物的所有人,從資金提供者處收取租賃費。這種模式降低了資金提供者的風險,可提高資金提供者的積極性。
雖然融資租賃對于眾多中小型節能服務企業有著先天的優勢,但由于節能服務體系尚未完善,加之融資租賃本身所具有的風險,使得節能領域的融資租賃仍存在著若干待解決的問題。比如節能效益該如何界定:由于缺乏科學的計算方法,也沒有獨立的第三方機構具體來實施,節能效益的界定只能根據節能設備供應商提供的數據,與用戶進行協商,對雙方的信任基礎都提出了挑戰。再比如用戶方還款誠信的問題:對于設備方來說,最大的風險是用戶的還款能力和誠意,直接影響中小規模節能企業的生存。
面對工業節能的巨大市場,能否有效解決項目融資困境,解決節能服務企業對于項目回款的顧慮,是企業能否占據市場先機的關鍵因素。以融資租賃為核心的商業模式對于中小節能企業的生存、發展均具有現實意義,雖然目前尚有一些技術問題有待探討,但此種商業模式必將拓寬客戶的融資渠道,推進節能技術的在工程領域的應用,掀開中國節能服務行業的新篇章。
上一篇:融資租賃合同如何進行分類
下一篇:融資租賃“不能沒有二級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