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租賃業風險如何控制
2015-01-01 22:03:20 來源: 評論:0 點擊:
王明的朋友方先生也是做汽車租賃這一行的。前不久,他也遭遇了騙租。騙子租了方先生的車子后就消失了。后來,方先生得知自己的車子已經被當在臨海。對方開價4萬元可以贖回車子。雙方一番協商之后,在一個島上談好價格,將車子贖回。“汽車租賃這個行業風險太大了。”王明說。一般情況下,租車人租車時,需要交身份證和駕駛證的復印件,如果是不熟悉的人,還需要交1000元押金。這樣的約束條件,對于正常的顧客是足夠了,但是,那些心懷不軌的人還是會來鉆空子。
目前,租賃公司租車的時候普遍比較謹慎,而對于顧客的甄別,基本依靠察顏觀色。在車子的防盜上,一般使用安裝GPS的方法。有些公司將GPS裝在擋位旁邊,不法分子很容易將其拆除,有些公司將它裝在儀表盤里,但仍然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此外,有些人租了車子后,從事不法活動,這也給租賃公司帶來麻煩。比如租個車子販運毒品,車子被警方扣押。惡意騙租多為套現在婺城區法院,記者收集到兩個惡意騙租的案例,這類惡意騙租多為套現‘去年5月19日,王盛民以“自己用車”為由,騙租得一輛黑色的廣州本田雅閣轎車。第二天,他居然將車子以6萬元的價格當給了別人,實際收到4.55萬元。當月22日,公安機關將其抓獲歸案。案發后,被騙轎車已追回,不過,有關款項已被王盛民揮霍了3.55萬元。他因合同詐騙罪被依法判處有期徒刑六年六個月,并處罰金5萬元,并繼續追繳違法所得返還被害人。今年5月,婺城區法院審理了一起騙租大案,被告人居然騙得6輛車。去年8月13日,蔣建偉租了一輛黑色別克凱越轎車。當時,他正為缺工程款而苦惱,于是,他動起了歪腦筋:將租來的車子拿去抵押。8月17日,蔣建偉把車子開到磐安抵押掉了,借得2.5萬元。第一次得逞后,他又如法炮制,5次在義烏、金華等地不同的汽車租賃公司租車,用于抵押套現。他先后租賃抵押掉了6輛轎車,合計價值人民幣38.342萬元。因犯合同詐騙罪,他被判處有期徒刑11年,并處罰金5萬元。
行業漏洞該怎么補?汽車租賃的風險是整個行業都要面對的,怎樣才能保障雙方的合法權益,王明和一些行業協會的朋友都感到束手無策。對于這個行業的漏洞,司法界人士表示,在加強打擊犯罪力度的同時,租賃公司在租賃操作程序和管理上也應完善制度。在簽訂租車合同前,通過多種渠道對租車人的身份、經濟狀況、信用程度、租車用途作全面調查并進行詳細登記,認真辨別相關信息的真偽,不能單憑租車人的身份證、戶口本等證件出租車輛,最好提供第三方擔保。同時加強對租賃車輛的跟蹤管理,與租車人保持聯系,或裝GPS定位系統,一旦聯系不上,及時報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