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航產業大有可為 航空租賃方興未艾
2018-03-30 09:11:15 來源:金融時報-中國金融新聞網 評論:0 點擊:
作為航空航天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的通航產業,特別是航空高端制造裝備業正處于戰略發展機遇期,加快通用航空市場的培育與通用機場的建設,加強通用航空飛行器的研發與制造,為租賃行業深耕通航市場提供了政策支持與市場空間,融資租賃業蓄勢待發。 01 政策助力通航市場“熱起來” 長久以來,相比國內的公共運輸航空市場,通用航空市場不論是發展規模還是發展水平均相對落后,存在輕質量、發展模式單一、創新力不足等問題,不過這一狀況在2016年開始有所轉變。 2016年,國務院辦公廳正式發布了《關于促進通用航空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從戰略層面為通用航空市場的發展明確了方向與目標。在政策的支持下,金融租賃公司、融資租賃公司紛紛聚焦通用航空領域,并加大了對市場的布局力度。 作為民航發展的重點,早在2009年與2015年,民航局就曾相繼發布了《關于加快通用航空發展的措施》、《關于促進通航加快發展的若干意見》,為通用航空發展提出指導性建議。 2017年,民航局又發布了《通用航空“十三五”發展規劃》(以下簡稱《發展規劃》),對于下一階段通用航空產業的發展提出了詳細的規劃。 根據《發展規劃》要求,預計到2020年,我國通用航空產業體量相比2015年增加超過一倍,其中飛行時間增加156.7%,機隊規模擴大123.7%,通用機場數量擴增66.7%,私人飛行駕照數量增加105.8%。 多項政策的密集出臺為通用航空產業帶來的積極影響直接反映在了市場規模上,產業鏈條上各個環節的需求急速增長,市場體量迅速擴張。據前瞻產業研究院預測,到2020年,我國通用航空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3400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有望超過20%。 02 公務機與直升機租賃悄然升溫 政策支持是我國航空租賃發展的關鍵,逐漸“熱起來”的通用航空市場帶動了一批金融租賃公司與融資租賃公司進軍該市場,首先便是在通用航空器領域的業務布局。通用航空器主要有四類,即活塞飛機、渦槳飛機、公務機和直升機,目前,各公司的租賃業務主要集中在后兩種機型。 數據顯示,2017年,全球公務機共交付676架,銷售額約為180億美元。 從發展趨勢來看,隨著國內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持續推進,客戶對于公務機市場的需求日趨理性,需求的逐步增長令二手公務機租賃市場成為公務航空租賃領域的一大發展方向。 “隨著近兩年市場環境的變化,國內二手公務機的交易需求變得日益旺盛,這種新的需求既來自于買家在觀念上對購買二手機的認同,也源自賣家對已擁有飛機的處置或更新換代需求! 民生金融租賃總裁萬曉芳在“第六屆中國航空金融發展(東疆)國際論壇”上表示,未來國內公務航空市場中二手機業務比重將會穩中有升。 可以預見,未來國內外的公務機與直升機租賃市場資源將進一步對接與融合,將有越來越多的租賃公司開展相關租賃服務,市場前景廣闊。 03 挑戰猶存 專業人才缺口大 新時代下,我國通用航空產業在邁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的過程中,通用航空消費預計將呈現多樣化、層次化、大眾化、國際化趨勢,新模式、新領域持續拓展,農、林、牧、副、漁以及旅游、醫療、救援、培訓、文化等應用領域將全面發展。 事實上,面對通用航空市場帶來的發展機遇,國內租賃市場相關配套的體制機制尚未完善,該領域整體實力的提升,需要全行業共同努力,特別是需要航空企業、供應商、金融機構以及民航、海關、稅務、外匯管理等政府部門的共同推動。 作為技術密集型產業,航空產業人才稀缺,而一直以來,租賃行業的專業性人才也儲備不足,通用航空租賃服務存在從業人才匱乏、人才培養和交流服務平臺缺失等問題。 針對航空租賃領域出現的人才短缺問題,有專家建議,租賃公司亟須打造高端人才梯隊,可通過行業協作、高校定向合作培養等方式,培育一批高素質、高層次、專業基礎扎實的復合型人才,為通用航空租賃業務的發展提供人才保障。
上一篇:美國:承租人應如何適應新的租賃會計準則(English attached)
下一篇:走進天津金融資產交易所交流會
